沐岛黄梅戏资讯网
首页 > 黄梅戏知识 > 黄梅戏发展历史阶段

黄梅戏发展历史阶段

黄梅戏的发展历史,大致分为三个阶段: 第一阶段,约从清乾隆到辛亥前后。产生和流传到皖、鄂、赣三省间的采茶调、江西调、桐城调、凤阳歌,受当地戏曲(青阳腔、徽调)演出的影响。 第二阶段,是从辛亥到1949年。这一阶段,黄梅戏演出活动渐渐职业化,并从农村舞台走上了城市舞台。黄梅戏入安庆城后,曾与京剧合班,并在上海受到越剧、扬剧、淮剧和从北方来的评剧(时称“蹦蹦戏”)的影响,在演出的内容与形式上都起了很大变化。编排、移植了一批新剧目,其中有连台本戏《文素臣》《红碧缘》《华丽缘》《蜜蜂记》等。音乐方面,对传统唱腔进行初步改革,减少了老腔中的虚声衬字,使之明快、流畅,观众易于听懂所唱的内容。取消了帮腔,使用胡琴伴奏。表演方面,吸收融化了京剧和其他兄弟剧种的程式动作,丰富了表现手段。如服装、化妆和舞台设置,亦较农村草台时有所增加。 第三阶段,是1949至今。1952年,黄梅戏艺人带着《打猪草》《蓝桥会》等剧目到上海演出。几十年来造就了一大批演员,除对黄梅戏演唱艺术有突出成就的严凤英、王少舫等老一辈艺术家外,中青年演员马兰、韩再芬等相继在舞台上、银幕上和电视屏幕上展现了各自的英姿,引起了观众的注视。严凤英、王少舫合演的《天仙配》,曾一度摄制成影片,轰动海内外。 黄梅戏原名“黄梅调”,是十八世纪后期在皖、鄂、赣三省毗邻地区黄梅形成的一种民间小戏。其中一支逐渐东移到安徽省桐城市与安庆市的交汇处,被称为“怀腔”或“黄梅调”。这就是今日黄梅戏的前身。在10年(1921年)出版的《宿松县志》中,第一次正式提出“黄梅戏”这个名称。

标签:

猜你喜欢

黄梅戏的主要乐器有哪些 黄梅戏一代宗师严凤英
严凤英,乳名鸿六儿,本名黛峰,艺名凤英,出生于1930年,安徽桐城罗家岭人。黄梅戏表演艺术家。历任安徽省黄梅戏剧团长、副团长,中国戏剧家协会第二届理事、中...
黄梅戏的文化价值 黄梅县黄梅戏剧...
“凡音之起,由人心生也,人心之动,物使之然也,感于物而动,故形于声。”中国戏曲宛若一位待字香闺的古典佳人,伴着唐风宋韵的高叹低吟,沿着南戏、元杂剧的历史轨...
公主爱上女驸马 黄梅县黄梅戏剧...
1月12日,黄梅县黄梅戏剧院在大剧场举行2021届黄梅戏学员第一学期学习成果展示暨内部考核活动,黄梅县文化和旅游局局长张慧,副局长熊文到场 观看指导。 我...
黄梅戏起源于哪里人民日报 青春版红丝错1...
为大力培养青年演员,我院投入了青春版《红丝错》的复排工作,该剧于2021年11月9日正式建组,经过几个月的打磨与加班加点的排练,终于将于2022年1月1日...

强力推荐